
歷史小知識
在1905年9月28日在新加坡成立愛德華七世國王醫(yī)學院,并在1949年10月8日由愛德華七世醫(yī)學院和萊佛士學院(成立于1928年)合并,并更名為馬來亞大學。在1962年馬來亞大學總校區(qū)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新加坡分校獨立稱為如今的新加坡國立大學。
如今該大學為本地學生和外國留學生提供100多個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的課程。該大學的學生組織共有86個團體。該大學的學生理事會(UM Students Association)是一個主要的團體。它代表全體學生與校方磋商有關學生事務和福利問題,學生組織中已有校外寄宿生學會,主要是協(xié)助校外寄宿生解決住宿及交通等福利問題。校園內還有該大學華文學會和佛學會。馬大華文學會成立于1986年12月11日,是馬大最大的華人學生組織,有1千多名會員,馬大中文系也有馬來族和印度族的同學。該組織主要是在推廣華文和促進各民族學生之間的交流方面發(fā)揮著作用。
該大學培訓出的畢業(yè)生將能夠展示他們的學習領域,適當的研究和專業(yè)實踐以及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的知識和技能。使用包括現代技術在內的有效方法來管理信息,實現符合專業(yè)標準的各種專業(yè)目標,并根據適當的數據和信息做出決策。持續(xù)不斷的自我完善和專業(yè)成長支持他人的專業(yè)發(fā)展,并展示積極的領導和專業(yè)的行為和有效的實踐。與其他專業(yè)人士和社區(qū)進行有效溝通,并制定一致的社會責任愿景。欣賞并繼續(xù)遵循大學的誠信、尊重、學術自由、開放、責任、專業(yè)、精英、團隊合作、創(chuàng)造力和社會責任的核心價值觀。
該大學在國際活動方面上非常積極,有很多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外國留學生來此留學。亞洲學生占百分之七十左右。該大學還與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高等教育機構成立了合作關系。
學校設施
禮堂
演講廳
會議室
貴賓室
圖書館
博物館
教學樓
大學醫(yī)院
學生健康診所
銀行
植物園
實驗農場
實地研究中心
文化中心
體育與科學中心
文明對話中心
學術增強與領導發(fā)展中心
人才和工業(yè)培訓中心
體育設施(羽毛球場、網球場、壁球場、足球、橄欖球、排球場、籃球場等球場、游泳池等等)
宿舍樓
院系介紹
藝術與社會科學學院
商業(yè)和會計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信息技術
牙科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
教育學院
工程學院
理學院
語言學院
法學院
醫(yī)學院
建筑環(huán)境學院
研究院介紹
研究生院
亞歐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所
國際公共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城市簡介
吉隆坡(英語和馬來語:Kuala Lumpur,簡稱“隆市”或“KL”,全稱“吉隆坡聯(lián)邦直轄區(qū)”)是馬來西亞的首都并是最大城市,對東南亞的文化、教育、體育、財政、經濟、商業(yè)、金融都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國際大都會。被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命名為“2020年世界圖書之都”(World Book Capital)。
地理位置
位在巴生河流域,東有蒂迪旺沙山脈為屏障,北方及南方有丘陵地環(huán)繞,西臨馬六甲海峽。
城市氣候
屬于熱帶雨林氣候,長年溫暖,四季如夏,日照充足,且降雨豐沛,特別是十月至隔年三月東北季風盛行時。氣溫長時穩(wěn)定,最高溫大約在攝氏31至33度之間,從未超過37.2度;最低溫約在22至23.5度之間,未低于17.8度。平均年降雨量為2600毫米,雖然六月及七月比較干旱,但平均月降雨量大都超過127毫米。
關于該大學的預科信息、報名日期、在校費用等等具體信息請咨詢環(huán)俄留學公司顧問老師。